探索我国农家乐发展之路
发表时间:2013-05-29 06:25:19 UTC 访问人数:1369810482
“十二五”是我国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,而休闲旅游资源70%在农村,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,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因此,迫切需要探索一条能够发挥资源优势、具有地方品牌特色、适应生态旅游趋势、满足休闲旅游需求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的路子。
科学组织规划设计,画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路线图。科学的规划设计是加快提升农家乐发展的清晰的“路线图”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特别是要与产业发展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、交通发展规划、旅游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精确对接,并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有机统一。农家乐“点”的区块景观规划设计切忌盲目攀“高”、求“洋”、追“新”,要以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,以历史农耕文化为依托,以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,着眼点在局部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,注重建筑单体的创意设计与农耕乡土建筑文化相融合。
明确主题功能定位,找准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着力点。不同的资源优势、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,就有不同的主题、功能和定位。国家旅游局总结了“乡村度假休闲型、依托景区发展型、旅游小镇建设型、原生态文化村寨型、民族风情依托型、特色产业带动型、现代农村展示型、农业观光开发型、生态环境示范型、红色旅游结合型”等十种发展类型,经营业主们又细分了参与体验型、运动休闲型、养生益寿型、垂钓采摘型、珍禽观赏型、风光摄影型、实习基地型等。农家乐经营业主必须明确自身比较优势,确定主题类型,在找准着力点上下功夫,在打造旅游产品上“创出特色”,在培育经营品牌上“塑造形象”。农家乐的特色在于:“吃”要“土味、绿色”,“住”要“生态、自然”,“行”要“安全、便捷”,“游”要“多样、融合”,“购”要突出“本土、特产”,“娱”要注重“农本、参与”。
整合挖掘文化资源,增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竞争力。以整合挖掘特有的乡土文化、民俗生活、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为底蕴的丰富文化资源,是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精髓。既要从“历史”和“民间”中挖,又要从“景观”和“生态”中挖,还要从“农耕”和“农事”中挖,从“饮食”和“种养”中挖。对于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应重点保护、积极修缮、合理开发,对于历史名人、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要系统整理、编辑故事、专题介绍,对于民间沿袭已久、长期传承的民俗文化、风土人情要深度挖掘、充分展示、互动体验。极富魅力的传统农耕文化、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事劳动技艺,来源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,具有本土性、代表性、文化性,浓缩了当地的历史传统、农耕文化和劳动技艺,是农家乐深挖文化取之不尽的源泉,也是更易形成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,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农家乐的重点开发项目。
注重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农家乐提升发展的产业群。要把“农家乐”放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棋局来思考筹划,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来推进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根基在农村,优势在农耕、主体在农民、动力在农富。姓农、惠农、富农是农家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型农家乐如此,以工商资本投入的大型农家乐既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,又兼有带动农民增收的功能和责任。发展农家乐产业,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,与创建“美丽乡村”行动相结合,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。区域性不同类型的农家乐,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抱团发展,形成紧密型的产业群,以此丰富旅游休闲内容,拉长旅游产业链,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,又能发挥农家乐“接二连三”的功能作用,推动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的联动和融合。
优化旅游软硬环境,构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综合体。农家乐旅游综合体,是以现有区域农家乐旅游资源为依托,以有效整合不同农家乐优势资源为基础,以完善设施、建立机制、配套服务为载体,以品质更高、功能更全、服务更好为根本的综合体。旅游综合体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,也是提升农家乐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必须在空间相近的区域内,促成多个农家乐经营业主联合,达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互惠共赢的目的。农家乐综合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联合,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合作运营的制度机制,以保障综合体的有效运作。
强化政策法规保障,打牢农家乐提升发展的支撑桩。政策法规是保障农家乐“朝阳产业”提升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一方面,我们要把各级现有的关于农家乐发展的政策和相关法规学深悟透,融会贯通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法规,善于用活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和相关资源、用足政策挖掘自身潜力,促进农家乐的提升发展。另一方面,作为新生事物,农家乐的发展规范有个过程,政策法规同样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在规范农家乐经营管理、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,要重点对影响制约农家乐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,调查研究、探索实践、总结经验,抓紧制定适合农家乐实际的用地指标、消防标准、治安管理和资金扶持等政策。
同时,还要重视拓展宣传促销渠道,扩大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美誉度。加强农家乐经营者队伍建设,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、善于经营管理、懂得营销方法、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新型创业人才
返回上一页
科学组织规划设计,画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路线图。科学的规划设计是加快提升农家乐发展的清晰的“路线图”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特别是要与产业发展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、交通发展规划、旅游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精确对接,并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有机统一。农家乐“点”的区块景观规划设计切忌盲目攀“高”、求“洋”、追“新”,要以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,以历史农耕文化为依托,以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,着眼点在局部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,注重建筑单体的创意设计与农耕乡土建筑文化相融合。
明确主题功能定位,找准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着力点。不同的资源优势、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,就有不同的主题、功能和定位。国家旅游局总结了“乡村度假休闲型、依托景区发展型、旅游小镇建设型、原生态文化村寨型、民族风情依托型、特色产业带动型、现代农村展示型、农业观光开发型、生态环境示范型、红色旅游结合型”等十种发展类型,经营业主们又细分了参与体验型、运动休闲型、养生益寿型、垂钓采摘型、珍禽观赏型、风光摄影型、实习基地型等。农家乐经营业主必须明确自身比较优势,确定主题类型,在找准着力点上下功夫,在打造旅游产品上“创出特色”,在培育经营品牌上“塑造形象”。农家乐的特色在于:“吃”要“土味、绿色”,“住”要“生态、自然”,“行”要“安全、便捷”,“游”要“多样、融合”,“购”要突出“本土、特产”,“娱”要注重“农本、参与”。
整合挖掘文化资源,增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竞争力。以整合挖掘特有的乡土文化、民俗生活、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为底蕴的丰富文化资源,是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精髓。既要从“历史”和“民间”中挖,又要从“景观”和“生态”中挖,还要从“农耕”和“农事”中挖,从“饮食”和“种养”中挖。对于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应重点保护、积极修缮、合理开发,对于历史名人、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要系统整理、编辑故事、专题介绍,对于民间沿袭已久、长期传承的民俗文化、风土人情要深度挖掘、充分展示、互动体验。极富魅力的传统农耕文化、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事劳动技艺,来源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,具有本土性、代表性、文化性,浓缩了当地的历史传统、农耕文化和劳动技艺,是农家乐深挖文化取之不尽的源泉,也是更易形成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,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农家乐的重点开发项目。
注重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农家乐提升发展的产业群。要把“农家乐”放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棋局来思考筹划,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来推进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根基在农村,优势在农耕、主体在农民、动力在农富。姓农、惠农、富农是农家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型农家乐如此,以工商资本投入的大型农家乐既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,又兼有带动农民增收的功能和责任。发展农家乐产业,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,与创建“美丽乡村”行动相结合,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。区域性不同类型的农家乐,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抱团发展,形成紧密型的产业群,以此丰富旅游休闲内容,拉长旅游产业链,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,又能发挥农家乐“接二连三”的功能作用,推动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的联动和融合。
优化旅游软硬环境,构建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综合体。农家乐旅游综合体,是以现有区域农家乐旅游资源为依托,以有效整合不同农家乐优势资源为基础,以完善设施、建立机制、配套服务为载体,以品质更高、功能更全、服务更好为根本的综合体。旅游综合体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,也是提升农家乐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必须在空间相近的区域内,促成多个农家乐经营业主联合,达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互惠共赢的目的。农家乐综合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联合,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合作运营的制度机制,以保障综合体的有效运作。
强化政策法规保障,打牢农家乐提升发展的支撑桩。政策法规是保障农家乐“朝阳产业”提升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一方面,我们要把各级现有的关于农家乐发展的政策和相关法规学深悟透,融会贯通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法规,善于用活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和相关资源、用足政策挖掘自身潜力,促进农家乐的提升发展。另一方面,作为新生事物,农家乐的发展规范有个过程,政策法规同样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在规范农家乐经营管理、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,要重点对影响制约农家乐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,调查研究、探索实践、总结经验,抓紧制定适合农家乐实际的用地指标、消防标准、治安管理和资金扶持等政策。
同时,还要重视拓展宣传促销渠道,扩大农家乐提升发展的美誉度。加强农家乐经营者队伍建设,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、善于经营管理、懂得营销方法、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新型创业人才